6月18日,“第八届中国企业创新活动日暨2017中国企业创新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作主题演讲。
中国建材集团总资产6000亿元,是全球最大的建材产业集团。现在集团多项业务规模均位列世界第一,水泥、玻璃的大型装备出口在全球也具有领先优势。过去十年,我们在全球共建设312条大型水泥生产线、60条大型玻璃生产线,全球市场占有率65%。
大家试想,跨国公司有没有一个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能达65%?中国建材集团做到了。
中国建材集团的口号是实现“从大到伟大”的跨越。我们的规模已经很大,但是要追求从“做大”到“做强、做优、做大”。这就是伟大的企业。伟大企业有三点特质:一是要有规模,二是要有效益,三是要发展可持续,用创新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我大学一毕业就在工厂工作,从事企业工作已经38年。历经多年的工厂管理实践,自己时常提醒“管理、管理、再管理”的重要性。但现在不同了,我认为企业有三件事非常重要,一是创新,二是整合,三是管理。
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战略是三大战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国际合作,其中创新驱动放在首位。中国建材集团的创新转型模式主要有三点。
创新转型的方向是“四化”
一是高端化。在建筑材料行业里,中国建材集团的技术和装备在全球已达到中高端水平。因此我们把目标定为高端化。国际上同行也认可我们在某些领域开始进入高端水平。从过去“跟跑”步入“并跑”,开始进入“领跑”。
跟跑比较容易,前面有几个人在跑,并跑还可以看看左右,领跑就不那么容易,因为没有参照物了。就如同华为总裁任正非所讲,前面空无一人,感觉很孤独。
举个例子,过去开国际水泥大会,通常是发达国家的公司代表先发言,他们讲的时候我们还能够多一些思考,现在人家请我们作为全球最大的水泥企业代表先讲,听听我们的观点和想法,这就是作为领跑者要面临的问题。迈向高端既是目标也是挑战。
二是智能化。这些年来,我国建材领域的智能化发展得非常快。以水泥厂为例,过去一条日产5000吨的水泥生产线需2500人,现在仅需50人。过去主控室需要电脑操作员,通过各自的电脑操作,现在完全是智能化操作,主控室都不需要了,人的操作误差没有了,生产线上过去用人最多的包装车间完全由机器人操作。那么大规模的生产线50人三班倒,一班也就十几人,可以说是无人工厂了。这就发生在今天的中国,就在中国建材集团的泰安水泥工厂里。当然在智能化方面,我们还在向德国一些先进的企业学习。
三是绿色化。建筑材料属于高耗能、对环境负荷高的行业。我国建筑物能耗占全社会总耗能的46%,可见建筑节能非常重要。建筑材料在这方面是关键。
建筑物相关能耗里通过窗户散发的能量约占48%。以窗用玻璃为例,现在推广两层中空的三层玻璃,用低辐射low-E膜的白玻璃,透光性非常好,红外线不可穿过,可见光可透过,节能70%—80%。另一方面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减排。我国生产24亿吨水泥,释放10亿吨二氧化碳。现在低标号水泥占市场65%,如果改为高标号水泥,就能减少40%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减少4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是国际化。过去我们出口产品,后来出口装备,现在我们到了必须深耕国际市场的阶段,要扎根去海外建生产基地。中国建材集团要建10个大型的海外建材工业园,赞比亚就有一个。前几天,国务院领导同志视察了赞比亚首都卢萨卡附近的中国建材集团赞比亚工业园,我陪同作了汇报,整个建材工业园占地6700亩,明年上半年将全部投产。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注意什么?这次调研期间,赞比亚副总统接见我时问到,中国建材集团为什么选择来赞比亚投资呢?我说我们来赞比亚投资是想为赞比亚的经济做贡献。中国建材集团“走出去”秉持三个原则。一是为当地经济做贡献,二是和当地企业合作,三是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积极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中国建材集团在卢萨卡先建了一所学校和一所医院,都已经投入使用。学校有170个孩子在上课。国务院领导同志特地看望了学校师生,我们听了孩子们用当地土语唱“手挽手、心连心,我们和中国一家亲”的歌曲,很是感动。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受人尊重,必须深入人心,不仅产品要好,人也要好,甚至人好比产品好更重要,要带着我们的“真实亲诚”的文化走出去。
创新转型的方式是“三条曲线”
中国建材集团有水泥、玻璃、新型建材等很多业务,这么多业务搞创新,也会有些创新方式的区别。中国建材集团的创新方式是打组合拳。构筑产业创新升级的“三条曲线”。
第一条曲线,是水泥、玻璃等现有传统建材业务的结构调整。这些业务领域不再扩张规模,要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持续提质增效,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第二条曲线,是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这“三新”产业。去年“三新”产业板块为集团创造了51亿元利润,今后我们仍要加大这方面的投资。
以新型房屋为例,现在我们推出加能源5.0的新型房屋,有地热、光热、光电、风电和沼气,每个房子不但不耗费能源,反而成为一个小能源输出中心,一套房屋的太阳能屋顶每月能产生700元的电费收入。我们在密云石城镇建设了绿色小镇,农户开展农家乐旅游业务,每年从五一到十一的一个旅游旺季,一个拥有150平米新型房屋的农户家庭可以获得15万元到20万元的收入,老百姓自己住一楼,游客住二楼。现在周围很多地区都在找我们建设绿色小镇。中国农村有300亿平方米的房屋需要改造,这些房屋既不抗震,也不节能,中国建材集团推出的新型房屋未来会有很大的市场。
同时我们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三年前中国建材集团收购了圣戈班的Avancis公司,引入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技术。最近我们在慕尼黑研究所的科学家研究出300mm×300mm、光电转换率达17.9%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未来我们住房、厂房的楼顶、外护面完全可以采用薄膜式太阳能电池。
第三条曲线,是重点做好制造服务业的升级。其中包含互联网+等新业态,优化服务模式,大力推广“跨境电商+海外仓”。我们采用“智慧工业”模式,像刚才讲到国外的300多条水泥生产线以前大多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人在管,现在中国建材集团已经在管理30多条线,类似香格里拉饭店管理集团连锁管理饭店的模式。从未来全球来看,中国建材集团可以变成一个建材管理集团,我们计划帮助海外管理100家大型水泥工厂。
此外,我们也在推广检测认证服务,这些新业态不靠重资产投入,而是靠智力资本。去年集团旗下的国检集团正式挂牌上市,是我国建材行业规模最大的第三方检验认证服务机构。住房的材料是否安全,是否符合居住条件,都可以通过检测认证。瑞士有一家欧洲最大的检测中心SGS公司,是全球的检验认证机构,每年有400多亿的收入,40多亿的利润。国检集团上市后要在全球设立中国的实验室,开展国际认证和检测业务,对标SGS,把国检集团的品牌CTC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检测认证品牌。
创新转型的方法是集成创新
有人问,中国建材集团的技术来源是什么?创新有原始创新、模仿创新和集成创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建材集团走了一条模仿创新的路子,但只靠模仿并不会有什么竞争力。所以近年来我们的创新方法调整为集成创新。集成创新就是不自己关着门做,而是开放式、协同式、合作式、集成式的,中国建材集团的创新集成全球的相关技术要素和自身独创的优势,降低了创新成本,缩短了创新距离,加快了创新速度。
我们有开放性的大型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有26个院所、3.8万名科技工作者,但我们还是向全社会开展技术外包,把社会上的科技力量吸引到集团的创新平台上来。以TFT电子玻璃为例,中国建材集团第一个项目就是和国内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合作开展的。同时我们还有选择地收购了国外一些科技企业。比如前几年我们在德国收购了两家高科技企业,解决了我们的风力发电叶片技术、太阳能薄膜技术的难题。德国的技术人员工作踏实认真,很职业化,进入中国建材集团后,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他们佩戴公司司徽,很有企业归属感。最近我们还计划收购一家机器人公司,提升我们在智能化制造方面的水平。 中国建材集团认为,随着集团业务的高端化,集团也将越来越多地开展原始创新,也就是从0到1的垂直式自主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领跑者。
网站首页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璧山县其他中山南路1号 联系邮箱:cqrbw@foxmall.net.cn